翻页   夜间
163小说 > 穿越58:开局两分地 > 第245章 他还想治病救人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63小说] https://www.163xsw.org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9月25日下午三点,秦淦西等研究小组成员和周益农等三人一道,肩扛冲击夯机、手工播种机,手提手动玉米脱粒机、行李箱,找到火车站去京都献礼队伍的会合地点。

    汇合地点在广场边缘,靠着墙壁,不是靠墙蹲着,就是靠墙站着。

    看到他们扛着机器到来,负责迎接的省宣传口小钟惊讶地问:“秦副厂长,这是你们新发明的机械设备?”

    小钟是和蔡科长一起去机械楼通知他们的,所以认识。

    秦淦西笑着说:“这些设备很小,提过去就可以,不值当单独制作一个包装箱。”

    然后给他介绍了三个设备的名称和作用,听得他连连点头,“构思奇巧,功能强大。”

    周益农呵呵笑道:“钟领导,我们山麓大队今年因为使用了这些设备,不但新开荒六百多亩,晚稻已经颗粒归仓,红薯也不会少收一颗回来。”

    小钟点了点头,“我相信这样的奇迹。”

    他们八人或扛或抬机器进来,有些人便很好奇地围过来,听到他们三个的对话,有人问道:“这三个家伙,哪一个是收稻谷的?”

    秦淦西和小钟对视一眼,都没回应。

    周益农呵呵笑道:“收稻谷的不可能这么小,四种大的在22号就发运京都了。我和你说,这位是工学院的秦淦西同学,虽然大学还没毕业,但已经和这四位同学一起发明了七种设备,都受到了首席的亲自赞扬,说夏国机械化,需要他这样的先锋,他现在也是湖湘工学院机械厂的副厂长,这位也是副厂长,这三位都是科长。”

    他啪啪啪一通讲,就把秦淦西五人的老底都掀了开来,引发惊呼声一片。

    别的可能没听进去,但受到首席的亲自赞扬可是听得很清楚的。

    马上有人问他,是不是亲自去京都见过首席,他老人家的身体好不好……总之都是打听首席的身体情况。

    这种热情让他大呼受不了,只能距离他们远一些,很郑重地对他们说,自己没有去过京都,和他们一样也是第一次去。

    小钟也挥手让他们退一点,这么拥挤,太热了。

    随后他把一些细节讲给他们听,说是省领导去汇报工作,首席看了汇报材料后批注的。

    有他这一番解释,他们才热情消退,离开大部分。

    接着,有人问起三种机械设备的事情,周益农也一马当先,把三种设备的作用和效果全部讲一遍,即使只看过没用过的冲击夯机,他也代劳了。

    听他说这个小小的手工玉米脱粒机能当七八个大男人使,有人暗讽他吹牛皮,这让他恼了,“我们打个赌。也不赌别的,你输了的话,明年我们收玉米的时候,来帮我们掰三天玉米就行。”

    那人脖子一梗,“赌就赌。如果你输了的话,你做什么?”

    周益农问道:“你哪里的?干什么的?”

    “火车城天星区。也是种田的,叫杨光汉。”

    周益农伸手一挥,“那很近。如果我输了,我开手扶拖拉机给你拉三天活。我是星沙市麓山区山麓大队的周益农,小钟领导知道我。”

    周毅发呵呵笑道:“周大队长,这样的赌注一点都不对等。一个人掰三天玉米,和手扶拖拉机干三天活,差距太大了。”

    周益农呵呵笑道:“赌注不是重点,重点是我想告诉杨老兄,农民是很需要机械化的。”

    “杨老兄,我们大队因为用了他们的机器,电动打谷机打谷子,手扶拖拉机运送稻草和谷子,晚稻已经颗粒归仓;用了旋耕机,新开出来六百亩土地,又用播种机把这些土地全部种上了粮食和蔬菜。”

    “我还要告诉你,我们前边挖红薯,后边用拖拉机拖红薯和红薯藤,接着用旋耕机平整土地,跟着后面播种。”

    “可以这么说,在不到一半壮劳力的情况下,我们的开了更多的荒,种了两倍多的地,还从容不迫。你不知道,这一个月来,我们过得有多舒坦,哈哈。”

    杨光汉紧锁眉头看着他,不知在想什么。

    其他有人问道:“他们还能还能发明手扶拖拉机?”

    小钟很严肃地说:“这就要批评你了。秦淦西和他们农业机械研究小组的事迹,在央日报和省日报都报道过两次,第一次是手扶拖拉机和旋耕机,第二次是电动打谷机和玉米脱粒机,都做了详尽的报道。这位同志,看来你对国家的欣欣向荣局面漠不关心啊。”

    那人连忙摇手,“我关心的,并且很关心,只是不识字,只能听别人念,所以没记住。”

    小钟的脸色更加凝重了,“那就更加不应该了。按你这个年纪,不说参加解放前的识字班,就是1950年至1953年、1955年至1957年这两次扫盲运动总应该参加了一次,如果那两次没有参加,今年的应该参加了吧?作为被选去参加献礼的代表,竟然还不识字,这岂不是和首席他老人家的想法背道而驰?”

    这一通说,把那人说得冷汗直流、哑口无言,借口着急上厕所,急匆匆地跑了。

    看着他逃跑的样子,秦淦西都替他出了一身冷汗。

    见他逃走,小钟和秦淦西等人打声招呼,也走了,临时走嘴里念念有词,“省里已经部署了的,这是他们县里组织不利,还是他自己不肯参加?”

    首席在1955年冬季提出过:七年之内扫盲,每人识一千字,各省部署,各县规划并编课本。

    他这是盯上他了,大有一副不搞清楚誓不罢休的架势。

    周益农小心谨慎地走到秦淦西身边,用只有他们两个才能听得清的声音说:“老弟,我今天太兴奋了,嘴上没把门,没想到惹出这样的事端来。如果到我们大队去检验,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。”

    秦淦西呵呵笑道:“老哥,这怪不得你。他认字不就行了?我还要很感谢你,帮我回答他们的提问。”

    周益农撇撇嘴,“你不知道那个杨光汉?”

    秦淦西惊讶地问:“很有名吗?”

    他往地上啐了一口唾沫,“他说他们红薯亩产三万斤。我艹他哥的,一个月以前就有亩产三万斤,以为老天是他家的啊,八月就收红薯了。我和他打赌,就是想要他到我们那里看看,什么才叫幸福的生活。”

    哟嚯,他还想治病救人,没想到思想境界这么高。

    是不是还有一种可能,人家断粮了,所以先把红薯挖出来吃了再说,顺便放一颗卫星呢?

    一切皆有可能。喜欢穿越58:开局两分地请大家收藏: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